一、嗣統(tǒng)通寶的簡介
中國古代錢幣之一。嗣統(tǒng)通寶,該幣黃銅質、小平、隸書、對讀,正面“嗣統(tǒng)通寶”四字,文字規(guī)整,傳世包漿,徑2.5厘米,重4.17克,寬廓光背,嗣統(tǒng)通寶從朱明月起義時,已有百余年的歷史,嗣統(tǒng)通寶存量稀少,為清末天地會白蓮教號軍農民起義運動的珍貴實物。
嗣統(tǒng)通寶錢多發(fā)現于貴州一帶,對其歸屬歷來眾說不一。其實它乃屬于天地會白蓮教系統(tǒng)號軍的錢幣。
雍正通寶是清代錢幣,做工精良,直徑較大,文字規(guī)整統(tǒng)一。當時的雍正元年是處于繁榮盛世的時期,自然不需要有在錢幣上做過多的調整,也就沒有了那么多的版式,所以雍正通寶銅錢是相對數量最少、版式最簡的一種制錢。
二、雍正通寶銅錢市場價值分析
據歷史記載,雍正年間共有15個鑄錢局,為:寶泉、寶源、寶浙、寶蘇、寶河、寶黔、寶安、寶云、寶晉、寶武、寶昌、寶濟、寶南、寶川和寶鞏等,其中部分錢局還一度停鑄,這就使各局的錢幣在數量上和種類上大量的不平衡,雖然在當時沒有什么影響,但是這種比例的不協(xié)調卻引來了后來的收藏者的珍愛和誘惑。首先寶南、寶川二局錢,數量特別少,尤其美品更為少見,目前在市場上開價非常高,一般收藏者望塵莫及,故上升的空間就小了很多;其次就是寶武、寶昌、寶濟等局錢,這三局錢幣相對比寶南、寶川為多,但其數量較少;再者是寶晉、寶河、寶安、寶黔、寶鞏和寶蘇局錢,盡管這些泉品的商場報價遍及不高,但是相對于排前兩名的來說,價格也在慢慢上升,主要也是因為前兩者的價位實在是一些收藏者無法達到的,只能退而求其次,使其標價逐步抬頭;最后就是數量居多的寶泉、寶源、寶云局錢。
后期因為清朝閉關鎖國,夜郎自大,引狼入室,不少帝國主義國家進入中國搶奪財物,簽下不平等條約,拿走大量白銀,連銅錢都不放過,這就使雍正通寶銅錢數量更加少了。正所謂物以稀為貴,故深受收藏者喜愛。
三、嗣統(tǒng)通寶的價格、圖片
清代“嗣統(tǒng)通寶”一枚
估價(人民幣):15,000-18,000
2014年拍賣未成交
簡介:清代“嗣統(tǒng)通寶”一枚,直徑:26毫米,清晚期貴州張保山起義軍鑄,極美品
嗣通通寶----100.00萬----150.00萬-----110.79萬-----2016---3---15
嗣統(tǒng)通寶一枚----100.00---150.00萬-----130.00萬-----2017---1---22
此外愛藏網不單單只拍賣此產品,還有其他更多的藏品也在此APP上出售,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【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