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錢幣史上,明代錢幣以其形制標準、式樣規(guī)整、鼓鑄甚多而成為錢幣的一大重要系統(tǒng)。南明錢幣是這一系統(tǒng)中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作為明代錢幣中的晚期品種,南明錢幣將明代錢幣形制標準、式樣規(guī)整的特點發(fā)展到了頂峰,尤其是永歷通寶。那么你知道永歷通寶量大嗎? 永歷通寶版本直徑多少?
(圖片來自雅昌藝術品拍賣網)
永歷通寶量大嗎
永歷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的鑄幣?!度o事本末》對此有較為明確的記載:“永明王神宗孫,避于梧州,于丙戌改元‘永歷’,其錢有大小4種。這時的中國正處于明末農民戰(zhàn)爭之中。和興朝通寶一樣,是亂世的產物。永歷通寶是南明政府的鑄幣,它在很多特點上都與興朝通寶相似,比如鑄行量大,鑄行時間長,屬于“滇派”風格——錢文多出自匠人之手,因此字體古拙樸素;內郭、外郭都較其他錢幣為寬,錢好打磨不甚精整;用材單一,多為銅幣;鑄工較粗糙,但錢體分量十足。永歷通寶版本直徑多少
永歷通寶折十背壹分,直經35 一45毫米,重十到二十六克,大小厚重錯位懸殊,南明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時鑄,此錢版式多種,可分四等,小平錢徑2.5-2.7厘米,重4-4.8克,折二錢3厘米,折五錢3.2厘米。清廷在臺灣鼓鑄康熙錢后, 永歷錢開始銷毀改鑄,。加上清廷后來大力回收銷毀,永歷錢的存世量在明年號錢中不算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