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屬印度支那貿(mào)易銀圓,俗稱坐洋,為清末在華流通的外國銀圓之一。不過,坐洋幣的版別有因年號、因改重、因鑄造廠等原因,形成眾多不同的版別,左洋的版別并不復(fù)雜,這不僅給收集、收藏帶來了方便,也因給研究、探討更多的啟迪。近年來在各地市場上較為多見,價值也是逐漸攀升,受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和收藏。那么你知道坐洋發(fā)行量多少嗎?坐洋價值怎樣?
(圖片來自雅昌藝術(shù)品拍賣網(wǎng))
坐洋發(fā)行量多少
坐洋,區(qū)別于站洋,因為銀幣的正面鑄有坐著的不列顛女神而得名,站洋的那個人是站著的。坐洋也稱坐人兒、法光、七角(因為這種銀幣正面所鑄的自由女神坐像頭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)。根據(jù)1952年在人民銀行內(nèi)部出版的《銀元圖說》,其正式名稱應(yīng)為安南銀元。坐洋屬于法屬印度支那貿(mào)易銀元,是清末在華流通的外國銀元之一。從1885年開始至1928年停鑄,一共三十多枚??偣舶l(fā)行35種。普通的重量27克成色90%,其中:加重版1885-1895共9枚,重量是27.215克,1895-1928年公26枚,重量是27克。其中1890年加重版很稀少,共發(fā)行一萬余枚。坐洋五珍品:1890、1893、1928、1885、1910共五枚,但屬1890較少,當屬第一珍。
坐洋價值怎樣
坐洋價值怎樣?古錢幣是一個國家歷史中組成的重要部分,就其特定的歷史時期在錢幣史上占據(jù)著重要的地位,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,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、經(jīng)濟、金融的興衰和滄桑,具有很高的藝術(shù)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。以往,人們使用最多的是錢幣的支付功能,并不看重它的藏品價值,但是,隨著時間的久遠,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意到,錢幣也是世界發(fā)展和時代變遷印跡,即便在當今科學技術(shù)發(fā)展極為先進的年代,它也可以作為一種實物藏品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,其市場投資價值更是不容小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