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錢幣在收藏市場一直是比較熱門的收藏品,雖然在歷史的推移下,許多古錢幣早已經(jīng)失去了其原有的流通功能,但是卻多了考古價值、藝術(shù)價值、欣賞價值、收藏價值等各種新功能。永歷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(quán)的鑄幣,和興朝通寶一樣,是亂世的產(chǎn)物。那么你知道永歷通寶有多少品種?永歷通寶存世量還有多少?
永歷通寶有多少品種
永歷通寶是南明桂王政權(quán)的鑄幣。此錢版式多種,可分四等,小平錢徑2.5-2.7厘米,重4-4.8克,折二錢3厘米,折五錢3.2厘米,折十徑3.5-4.5厘米,重10-26克,輕重大小懸殊較大,除光背者,小平錢背文,御敕督部道府留粵輔明定國,尚有記局,記值等,折五背文五厘,折十背文壹分。永歷通寶面紋的文字差異就有數(shù)種:有所謂“二水永歷”(“永”字寫成上“二”下“水”)者;“三角通”(“通”字上的橫折點寫成一倒三角形)者;“雙禾一目”(繁體“歷”字內(nèi)寫成上為雙“禾”字,下為一“目”字,而正確寫法應(yīng)為上“林”下“日”)者,還有“雙禾一日”等。
永歷通寶存世量還有多少
南明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時鑄。永歷通寶是南明政府的鑄幣鑄行量大,鑄行時間長,開創(chuàng)了一派自己的風(fēng)格——“滇派”,其影響十分深遠?!暗崤伞卞X幣與眾不同,錢文多出自匠人之手,因此字體古拙樸素;內(nèi)郭、外郭都較其他錢幣為寬,錢好打磨不甚精整;用材單一,多為銅幣;鑄工較粗糙,但錢體分量十足。永歷帝雖在位16年, 臺灣永歷錢甚至流通時間達37年之久。清廷在臺灣鼓鑄康熙錢后, 永歷錢開始銷毀改鑄,。加上清廷后來大力回收銷毀,永歷錢的存世量在明年號錢中不算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