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時期,我國錢幣一改清末的設計理念,不再以各式蟠龍圖案為設計主圖,開始使用有建筑物作為錢幣的設計主圖,其中在目前市場上價格還算不錯的,綏遠白塔銅元為其一,民國時期所鑄行銅元的時間并不長,綏遠白塔銅元也算是銅元史上的“關門幣”,所以在現(xiàn)如今收藏市場上有所增值。
民國綏遠銅元發(fā)行背景
我國銅元誕生于清朝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,銅元與歷代的方孔銅錢不同,中間無孔,系仿照香港銅輔幣鑄造而成的。它的誕生,標志著我國金屬貨幣鑄造工藝從傳統(tǒng)的手工翻砂鑄造進入了先進的機器化生產(chǎn)的新階段。
綏遠白塔銅元從1949年8月11日正式開鑄,至9月19日綏遠守軍起義綏遠和平解放為止,僅鑄造發(fā)行了38天,共計生產(chǎn)一分、五分銅幣總額不過八千余元,鑄造數(shù)量不多,流通時間短暫。加之保存不易,損毀率高,如今留存下來的已很少了,尤其五分銅幣,更是難得一見的珍品。
民國綏遠銅元拍賣價格
上圖藏品為民國三十八年綏遠白塔背布圖一分銅幣/PCGS VF35,2016年11月14日的最終成交價格是5175元。
上圖藏品為民國三十八年綏遠省白塔背布圖五分銅幣PCGS XF Det,2016年5月16日的估價為2000-3000,最終的拍賣價格為2875元。
上圖藏品為綏遠省白塔背布圖一分銅幣一枚,2014年5月21日的估價為2000-3000,最終的拍賣價格為13800元。
民國綏遠銅元有價值嗎
每一枚古錢幣都有價值,從市場上來說,古錢幣是存在時間較久的藏品,且不可再生,因此收藏一枚少一枚,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長;從歷史角度出發(fā),古錢幣作為貫穿我國歷史的一重要物品,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經(jīng)濟、文化和社會,有著現(xiàn)代錢幣無法比擬的歷史意義和價值,因此古錢幣是郵幣卡收藏市場上較受歡迎的一版錢幣,特別是近代錢幣,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,民國綏遠銅元作為其中之一,也是如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