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末期是一個銀幣、紙鈔、銅幣并行的年代,由于當時外國錢幣文化的流入,清政府也開始從英國引進鑄幣機器,由兩廣最先開始鑄造光緒元寶,因此光緒元寶不僅是我國首批機制幣,也是中西錢幣文化結合的產物。那么你知道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十文版別多少嗎?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十文直徑多少?
(圖片來自愛藏拍賣平臺)
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十文版別
奉天省造“光緒元寶”鑄行于光緒二十八至三十二年(1902-1906)。最早的奉天銅元只有三版十文試鑄幣:“癸卯”紀年,正面中心為六瓣花,因存世罕見,被藏界歸為“銅元十珍”之一;從光緒二十九年(1903)起,發(fā)行的新“癸卯”紀年光緒元寶以滿文“寶奉”二字取代了中間花朵的位置;同年第三次改鑄“癸卯”版式時,把幣面正中間的滿文“寶奉”排列方式改為左“奉”右“寶”,至此中心滿文的版式固定下來,其后的“甲辰”、“乙巳”、“丙午”版銅元均沒有再行改動。滿文奉天“光緒元寶”有十文、二十文兩種面值,大部分為黃銅質,偶見“癸卯”紀年紅銅樣幣,因存世罕見,被藏界歸為“銅元十珍”之一。
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十文價值多少
中國錢幣博物館藏有清代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十文銅元兩枚。兩枚銅元形制、大小完全相同,均重7.6g,直徑28.2mm,材質分別為黃、紅銅。該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十文銅元。銅元正面以珠圈分隔為內外兩區(qū),外區(qū)上緣鐫刻“奉天省造”,下緣鐫刻面值“當制錢十文”,兩側為干支“乙巳”紀年;內區(qū)鐫刻直讀“光緒元寶”,正中心鐫刻滿文“寶奉”。背面上緣鐫刻英文紀地“FUNG-TIEN PROVINCE”,下緣鐫刻英文紀值“TEN CASH”,上下緣文字間左右各鑄一花星,中間鐫刻“云龍”圖案。此枚銅元鑄工精美,圖案文字清晰,地章平整光潔,邊緣無磨損,保存較佳,市場存世量比較稀少,潛力十足,近年來該錢幣的價值高開不下,是一匹市場潛力巨大的收藏“黑馬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