祺祥重寶是一枚古代錢幣,鑄于清穆宗初登基時(1861年)。時值載垣、肅順八大臣奉詔輔政,即改元祺祥,并鑄祺祥通寶與祺祥重寶當十錢。
祺祥重寶錢徑約3.5厘米,重12.5克左右。錢面文字“祺祥重寶”以楷書書寫,其文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。錢背穿孔左右為滿文的“寶泉”或“寶源”二局名稱。穿孔上下是漢文的記值"當十"二字。出于"祺祥重寶"鑄后不久,慈禧太后攝政便改元“同治”,祺祥通寶也便不準通行,因而傳于今世甚少。祺祥通寶還鑄有合背,以及"祺祥"、"同治"異號合背錢。
祺祥是同治皇帝第一個年號,當時提出時即有大臣因“祺”“祥”兩字意思相近而持反對意見,后因慈禧太后發(fā)動辛酉政變而廢止,僅存60天。所鑄多為樣幣,流通幣幾乎全部收回損毀殆盡。清咸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鼓鑄,還未發(fā)行,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廢除,鑄幣回爐鑄為"同治"錢(1861年).與祺祥通寶一起并稱為中國壽命最短的錢幣。
清代 祺祥重寶寶泉當十,(直徑35.0mm*重量2.1mm),祺祥錢有小平及當十兩種,存世均罕見。祺祥年號只存在69天,今所見祺祥錢京局有寶泉及寶源兩種,且寶泉局鳳毛麟角。遠遠少于寶源局,此品銅質(zhì)精良,完美保存了當時的原始狀態(tài),極為難得,極美品,藏品價格:101200元。
因為“祺祥”年號錢發(fā)行時間短暫,因此存世量極少。孫仲匯著《錢幣辭典》載:“祺祥通寶、祺祥重寶:咸豐十一年(1861)鑄,通寶小平有寶泉、寶源、寶云、寶蘇、寶鞏五局,后三種極罕。重寶當十有寶泉、寶源、寶鞏三局。寶泉局極少。”因此,盡管“祺祥”年號錢距今時間不長,物以稀為貴,像許多年代久遠的古錢幣一樣,被錢幣收藏家視為珍品。
愛藏網(wǎng)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,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【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