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代的年輕人或許都沒怎么聽過糧票,1965年的壹市斤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1965年發(fā)行的全國通用糧票,全套4枚,面額分別是半市斤、一市斤、三市斤和五市斤。糧票收藏在整個收藏領(lǐng)域里不算熱門收藏,糧票收藏的價格普遍不高(除了語錄糧票稍有升值勢頭以外)。1965年的壹市斤多少錢呢?
目前在郵幣交易市場上,1965年全國通用糧票一市斤價值3元左右。
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、食用油票、布票等,是20世紀(jì)50年代至80年代中國在特定經(jīng)濟時期發(fā)放的一種購糧憑證,“票證經(jīng)濟”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老百姓的生活,那是一段憑票吃糧喝湯的年代,也是靠糧票、布票等票、證過日子的計劃經(jīng)濟時代,最早實行憑票證供應(yīng)的就是糧食。新中國成立初期,物資極度匱乏,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(yīng),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。
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,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,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,糧票的面值等于國家牌價糧價與市場價之差,1993年后中國已取消使用糧票,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,全國集“糧”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,近兩年在香港、澳門特區(qū)和歐美一些國家高價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