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常常說物以稀為貴這句話用在古玩界中是真的很對了,為什么呢?因為在古玩界有個萬年不變的規(guī)則那便是越稀少的物品收藏價值就越高。那么放在袁大頭身上是不是就不管用了呢?我們先來看看袁大頭的存世量后再來分析下它的價格吧。
袁大頭的存世量:
據(jù)《銀行周報》統(tǒng)計,自光緒十五年張之洞在廣東開鑄銀元,到1913年底時,全國共鑄銀元約2.2億元,另有資料記載在1915年初開鑄新幣時,時人調查應改鑄的舊幣數(shù)額為:銀元206 028 152枚。
《北洋政府時期銀元鑄毀數(shù)目表》統(tǒng)計,至1928年各廠已鑄銀元(袁大頭)約為10.7億元。加上沒有銷毀的清末銀元總數(shù)推算不會超過13億元,因為鑄造新幣特別是作為國幣需要幣制統(tǒng)一,需要回收舊幣改鑄,這也是《國幣條例》規(guī)定銀色90%,而實鑄89%的原因所在,成色高則新幣會被收藏或者私毀而無法流通。
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,袁大頭的鑄造量較大,加之年代較近,目前的存世量也大,比較常見。
一個袁大頭銀元現(xiàn)在值多少錢(該圖片及拍賣價格均來自雅昌拍賣網(wǎng))
綜上所述,有些古玩物雖說存世量大,但是它的收藏價值也是很高的,物以稀為貴這句話也不能夠一概而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