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覆滅之后,錢幣流通混亂,折算繁瑣,民眾積怨,為了改變這個局面,當時袁世凱發(fā)行了新的流通貨幣——袁大頭。而最近,隨著大家對錢幣收藏的熱情高漲,一些古錢幣也被炒出高價,袁大頭就屬于行列之中,本文主要說說其中的袁大頭民國八年造伍圓。
袁大頭民國八年造伍圓圖片
袁大頭民國八年造伍圓,顧名思義,就是面值伍圓,在民國八年鑄造的袁大頭,該枚錢幣同其他袁大頭一樣,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(cè)面像,錢幣的上方為“中華民國八年造”,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,中央為“伍圓”的字樣;正面鐫袁世凱側(cè)面頭像及發(fā)行年號,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,袁大頭的官版的成色為89.1%
袁大頭民國八年造伍圓值得收藏嗎
袁大頭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,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、經(jīng)濟、金融的興衰和滄桑,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,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。目前民間留存的“袁大頭”數(shù)量已經(jīng)不算太多,袁大頭民國八年造伍圓更是鳳毛麟角,而且銀屬于貴金屬,收藏風險較小,非常適合投資和收藏。進入21世紀,古錢幣收藏浪潮突然爆發(fā),錢幣市場開始了由金幣和老銀幣帶動的一輪爆發(fā)性上漲。錢幣收藏浪潮在2014年后全面掀起,無論是“人民幣藏品、紀念幣藏品,還是古錢幣,民國紙幣,還是地方錢莊票,”都揚升起新一輪強勁的上漲行情。它們從一個側(cè)面記錄了中國社會一段特殊的歷史,即是珍貴的貨幣鑄造實物史料,也是不可多得的文革歷史文物。
袁大頭民國八年造伍圓在最后并沒有發(fā)行,主要是因為該幣值不符合當時物價,因此沒有通過政府審核,就這樣幾百枚試鑄幣便被封存。袁大頭作為“銀元之寶”,其對銀元的發(fā)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,是銀元系列中影響力最大的一種,具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和收藏價值。
